新房

筛选
当前位置:广州房地产网  > 楼市聚焦 > 广州楼市
分享到
微信扫码分享
房掌柜小程序端

房掌柜小程序端

点赞(0)
收藏

土地市场流拍不断:融资难+限价严 房企无奈“减粮”

来源:  整理 广州房掌柜  2018-08-10 04:15:21
[摘要]今年以来,土地市场流拍不断。 中指院数据显示,2018年7月份全国300城市土地市场供求两端环比略降,住宅用地成交均价下降幅度接近两成,溢价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。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1~7月,一线 ...

今年以来,土地市场流拍不断。

  中指院数据显示,2018年7月份全国300城市土地市场供求两端环比略降,住宅用地成交均价下降幅度接近两成,溢价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。中原地产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1~7月,一线城市土地流标13宗;二线城市合计流标经营性土地154宗;三四线城市经营性土地合计流标达到了629宗。

  今年以来,调控严厉的一线城市流拍地块有13宗,就连此前房企必争之地的上海,也出现了流拍情况。而7月至今拍卖的5宗住宅地块、2宗租赁住房地块也均以底价成交,5宗地块被叫停出让,其中包括位于杨浦内环以内的纯宅地。

  半年多时间,全国流拍地块就近800宗!是各地的密集调控政策所致?还是房企资金受困?抑或是房企在高周转过程中遇到了问题?

    多城土地流拍

  7月份土地市场在供需两端双向回落。由于楼市调控政策持续,前7月各线城市土地市场普遍出现了流标或者底价成交的现象。即使成交的地块中,低溢价率成为常态。

  30日,龙湖地产以16.4亿底价竞得宁波鄞州区一宗宅地,楼面价10800元/平方米。7月26日,浙江湖州南浔区出让一宗宅地,起始总价为4.5亿元,最终因无人报价流拍。23日,江苏苏州太仓出让两宗商住地,其中一宗流拍。

  同日,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2018年7月份全国300城市土地市场供求两端环比略降,住宅用地成交均价下降幅度接近两成,溢价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。

  中原地产针对今年1至7月的全国土地流标情况的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7月30日,一线城市土地流标13宗,其中有7宗出现在北京。同时,一线城市13宗流标数目也是最近数年少有的流标数量顶峰,2017年同期为4宗;前7月二线城市合计流标经营性土地154宗,而2017年同期为77宗。三四线城市经营性土地合计流标达到了629宗,而2017年同期为284宗。

  针对普遍出现的流标现象,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,“这些土地往往配建复杂,属于非热门区域地块。以北京流标的住宅土地为例,因处于远郊区,而且地块有多重复杂的属性,导致房地产企业拿地意愿不强烈。”

  融资难+限价严 房企无奈“减粮”

  在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看来,地方政府太“贪心”是土地市场流拍增多的最根本原因。市场正在改变,但政府依旧老模式卖地,宁可流拍,也要不断提高拍卖底价。

  安居客首席分析师张波认为,过去半年,开发商大部分融资难是个不争的事实,即使是经历央行几次降准,依然无法有效缓解房企对资金的饥渴,资金层面偏紧让房企在地块的选择上不会再“头脑发热”。

  今年以来,在融资监管更加严格的大背景下,房企融资渠道逐步收紧,银行贷款仍是房企融资的主要途径。与此同时,公司债大幅萎缩,信托规模增速下滑,中票保持稳定增长,海外融资规模大涨后续难度加大。大型国有房企融资优势较大,而中小房企融资成本普遍提高,其中信托融资成本较去年提高2~3个百分点。

  资金之外,张波认为,“面粉或无法支撑未来面包价格”,部分城市的地块挂牌价格相比周边房价偏高,房企拿地后风险增加也是影响房企拿地的重要因素。

  第三方面,则是楼市的变化,这也导致房企更为“谨慎”。

  “限价因素导致房企对于未来房产上市交易价格持有更为保守的预期;楼市调控不断从严更是让房企对于未来楼市走势显得不乐观。”张波认为。

  欧阳捷对此表示认同,他表示,原先房企可以通过各种融资渠道拿地,如今房企拿地的资金基本都是自有资金,从今年上半年房企到位资金来看,按揭贷款和国内贷款增速都已经掉入“零增长”的负值区间。也正是在此背景下,房企拿地越发谨慎。

  在欧阳捷看来,其实流拍恰是市场化的逻辑对非市场化土地制度的回应,如果企业被迫高价拿地、低价卖房,那才是最不堪的。

  因为销售回款作为项目预收账款被纳入监管资金,只能按进度提取,账上不能动用的钱越来越多,越大的房企账上越有钱、也许现金越短缺。

  “因而当流向房企口袋的水龙头慢慢拧紧,房企拿地的钱自然就会省着点花了,火爆的土拍溢价率也就下来了。”

  这也意味着,市场上的流拍和低溢价,不代表着房企在勒紧裤带过冬,也不代表市场捡漏机会增多,而是房企对于后市不断提升谨慎度。

  张波表示,品牌房企在不断追求市场规模的同时,增强了对未来风险的认识。换言之,并非房企不拿地,而是在拿地的选择上更为保守。

  房企强者愈强态势明显

  今年上半年,共有138家房地产企业销售额超过50亿元,较去年增加了12家;销售额合计49743亿元,平均销售额为361亿元,同比增长了25.6%;市场份额提升了15.2个百分点,达到76.4%,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。

  分阵营来看,“强者愈强”态势明显。1000亿元以上超级阵营共七家,销售额增速为32.5%,规模化优势持续凸显,其中碧桂园、恒大、万科分别突破了4000亿元、3000亿元、3000亿元大关,逐步拉大了与其他企业的差距。

  另一方面,中间阵营加速奔跑,200亿元至500亿元企业增长迅猛。今年上半年,伴随城市群产业吸聚力的凸显,部分二线及三四线市场需求快速释放,品牌房企加大了推盘力度,实现了销售额与销售面积的双增长,其中超级阵营持续引领行业发展,第二三阵营的增长最为迅猛,规模化加速。

  在拿地方面,今年上半年,碧桂园花了884亿元、万科花了723亿元、保利地产花了615亿元。值得一提的是,上述三家企业,以任何一家的买地金额来看,都相当于一家中型房企一年的销售金额。伴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深入,规模化依然是房企撇不开的情结,房企在业绩竞赛中加速奔跑,房企土地储备规模与结构对业绩依然重要。

  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,在碧桂园、万科、保利之后,是龙湖、中海、华润置地、旭辉、绿地、中梁和中南置地。TOP10房企1至6月拿地总额为4784亿元,占TOP50企业的44.7%。

  与往年相比,房企拿地更趋理性,高价地的现象大大减少,流标流拍现象也有所增多。值得一提的是,资金依然是房企拿地的瓶颈,在目前的融资环境下影响更为显著。

  对此,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认为,房企整体面临的市场形势并不乐观。下半年可能品牌房企的销售总规模和市场集中度还会提高,但是企业的利润也会降低。一方面,在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中,开发商的资金回笼速度要求比较高,房企在拿到预售许可的时候必然会被“砍”,出现亏损或者不赚钱的情况。另一方面,三四季度是整个民营开发企业资金压力最大的时候,这时企业为了回款,迫不得已会降价销售。另外,下半年个别企业可能会出现严重的资金断裂情况,除非是被其他的房企或者金融机构收购,注入资金。“据了解,在排名前20位的房企之中,资金面紧张的有差不多一半。”

  严峻的市场形势往往也是洗牌的最佳时期。张宏伟认为,未来一到两年,市场集中度会迅速增加。在市场格局即将成定局的时候,每个企业都会尽可能地去争取市场份额。另一方面,下半年还有目标,对于排名靠前的房企来说,目标的实现和职业经理的考核挂钩,而跟调控和资金链紧张没有关系。在目标驱动模式之下,房企都会想方设法去完成规模增长。

  房企调整拿地策略 算盘打得更精了

  银行收紧房企融资,多项新规围困,加上发债遇冷,房企想要拿地,该怎么办?

  同策咨询研究总监张宏伟认为,房企在拿地策略上会变化,肯定会拿没有瑕疵的地,不拿贵的地,从策略上讲不会拿高溢价地。

  具体情况来看,资金链紧张的企业不想拿高价地,因为账算不过来。张大伟表示。“在限价政策下,2万元/平方米的地价,政府限价3.5万元/平方米,拿了就是亏。因而如果限价政策没有松动,资金就会沉淀下来,两者权衡之下,房企只能放弃拿地。”

  与此同时,房企会更少拿自持、商办配建比例高的地。这对资金要求很高,以前成本投入还能转换到销售溢价上,但在限价背景下,开发商只能忍痛割爱。“除非能借到更多的钱,撑过这个周期。但金融机构对大企业支持力度很高,对小企业非常谨慎。”张大伟表示。

  但谨慎不代表固步自封。对于房企尤其是中小房企而言,在此背景下该如何拿地?

  欧阳捷表示,聪明的房企已经不再盲目,有限的资金更偏向于客户资源集中的市场,比如说聚焦大城市相对成熟的区域和中小城市的核心区域,聚焦稳定的改善性需求,以及相邻产业园区的自住需求。

  他认为,土地总是要拿的,要么去找一些房价地价差比较大的地块。如果有限价顶住、地价太高,没有利润空间,就暂时缓缓,等着地方政府期望值降低。

  旭辉方面称,现在公司拿地遵循三个投资“漏斗”:战略漏斗、市场漏斗、财务漏斗。

  战略漏斗,是先在战略上决定会进哪些城市,衡量指标主要有经济参数、人口导入、产业发展。只有实体经济才能带来居住需求,进而是产生购买力。一些经济指标好的三四线城市以及百强县级市也可以重点关注。

  财务漏斗,则是看土地是否划算。这需要一系列成本测算,算出土地大概的货值,预判在现在的市场价格之下能否有合理的利润率。

  市场漏斗,就是预估未来市场走势。可能一个城市库存已经达到36个月,即便土地市场很划算,有利可图,但库存周期过长,开盘后的竞争也会很激烈,所以慎进。

  “每拿一块地,前期要看100块地。”旭辉公关负责人吴懿称,拿地窗口期很重要,比如20家房企去拍同一块地,就不是好的窗口期。而当市场变冷,土地出现流拍的城市,可能就会出现拿地窗口期。

  “上市公司有保证净利润率的要求,如果达不到内部测算要求,宁愿流拍也不会拿。毕竟企业追求的是永续经营,而不是短期内的快速扩张,进而出现隐患。”吴懿认为。

    (房掌柜整理来自每日经济新闻、经济参考报、中国商报)

房掌柜二维码图.jpg


分享到:
责任编辑:曹燕玲

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,违规转载法律必究。
楼市爆料寻求报道,请点击这里
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也不代表房掌柜赞同其观点。

新闻排行

新闻推荐

  1. 1官宣 广州楼市新政出台:认房不认贷!
  2. 2战线再收缩,退出广州项目,南京本土房企弘阳回血2.95亿加强现金流
  3. 3广州龙湖御湖境全新高定滨江奢宅 共鉴珠江传奇
  4. 4广州·鹏瑞1号全球新闻发布会举办 湾颂艺术中心正式发布
  5. 5广州·鹏瑞1号全球发布暨音乐盛典举行 全面超越深圳湾1号
  6. 6第一太平戴维斯荣膺2023投资广州全球合伙人,赋能广州高质量发展
  7. 7广州白云湖9个重点项目签约,投资总额超百亿
  8. 8恒基地产与兴业银行签订300亿元绿色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合作协议
  9. 9万物云获摩根大通增持10.66万股 持股比例升至10.04%
  10. 10招商蛇口子公司为广州招商2.57亿元借款提供差额补足承诺

楼盘推荐

视频推荐